(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27日,恰值“力箭一号”与“创新X”卫星发射运行一周年,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与中科宇航公司在上海联合举行了“创新X首发星在轨试验总结会”,展示了丰硕的科学与技术成果,并联合发布了“创新X科学航班”计划,开创低成本空间科学与新技术试验的新范式,为全球科学家提供服务。
2022年7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的 “力箭一号” 固体运载首飞成功,搭载了“创新X”系列科学试验卫星顺利入轨。“创新X”首发试验星重约650kg,利用接口丰富、柔性配置、动态集成的试验平台,搭载了20余项新载荷与新技术产品,部分技术产品已实现推广应用。
卫星搭载了EP-WXT探路者“龙虾眼天文成像仪”莱娅(LEIA)、高能爆发探索者(HEBS)、46.5nm极紫外太阳成像仪(SUTRI)、CPT原子磁场精密测量仪等空间科学探测载荷,在验证新型探测技术的同时,获得了令人振奋的科学成果。
截至目前,“创新X”卫星已完成了44项新技术在轨验证,既包含边缘计算型视觉芯片、InSb红外探测器、宇航级半导体温控等新器件技术,也包含微牛级冷气微推、超高频脉冲管制冷、3D 打印钛合金高压气储结构、国产舱外无磁光纤等部组件技术,为未来空间探测任务提供了丰富的新技术产品。
“创新X”首发星的科技成果丰硕,为后续 “航班式”搭载模式创造了良好开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院张永合总师与中科宇航有限公司杨毅强总裁共同宣布了“创新X”科学航班计划,基于“创新X”首发星的实践经验与成果,继续探索空间科学探索与技术验证新范式。
“在力箭运载的每次发射任务中,我们都会为科学试验卫星预留专门舱位,提供灵活、便捷的入轨机会,以创新的模式,支持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杨毅强说。
科学航班面向全球征集有在轨验证需求的新载荷、新产品,利用“力箭”的发射机会,每年搭载4颗50kg级科学微纳星,2颗100kg级科学微小卫星,1颗600kg级科学试验卫星,为全球科学家、科研机构、大学、空间公司提供全链条搭载服务。
“大量面向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研究的新载荷、新技术产品,长期停留在实验室内,停留在地面试验阶段。此次火箭与卫星联合,旨在建立可持续的低成本在轨验证新模式,帮助更多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实现航天梦!”张永合说。(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南游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